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之下,直播一躍成為各大家居品牌線上賣貨的突破口,導購變身主播、行業大咖化身講師,不僅借助線上平台直播銷售產品、教育培訓,還為消費者揭開了行業的重重內幕。
2020⠥月22日14:00,在地板領域打拚了23年的合肥第六空間蜀山店富得利地板、德國HKS地板品牌總經理馬春華,開啟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場直播,用多年來積累的地板銷售經驗為直播間的四千餘名觀眾揭秘了地板消費中的三大陷阱,告訴大家如何識別並規避。
地板消費三大陷阱
陷阱一:地板尺寸造假
“物以希為貴”,木地板因具有綠色環保、經久耐用、花色繁多等特點贏得眾多消費者的青睞。但在木材資源緊張、原材料上漲、樹種稀缺的背景下,一些不法商家通過尺寸作假的方式欺騙消費者,牟取利益。如何識破這種小把戲?馬春華通過地板麵積的計算、地板實際裝箱數與地板耗損範圍為觀眾們一一揭開不良商家在地板尺寸中造假的秘密。
1.計算地板麵積。無論是大規格或是小規格尺寸的地板,正規大品牌在計算麵積時,始終是根據板麵淨麵積的長x寬來計算地板麵積;而有些品牌為增加板麵大小,在淨板麵的基礎上加上隼舌的麵積,消費者在購買地板時要謹防商家以展開麵積計算板麵大小,花冤枉錢;
2.地板裝箱片數。一般來說,不同品牌每箱地板的包裝數不盡相同,不管是多少片一箱,箱子出貨時都會標注片數和木板麵積。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商家會從中抽去一兩片地板,到實際安裝時以木板麵積不夠為由要求消費者加購,實現利益最大化;
3.地板損耗麵積。正常地板安裝的過程中,地板損耗麵積在5%-8%之間屬於正常損耗範圍,如若超過這個範圍,消費者需要額外注意,是否在購買地板時掉入了商家的陷阱裏。
陷阱二:環保上誇大宣傳
疫情之下,消費者對家居產品環保性能的關注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法商家為了彰顯自己產品的環保性,往往會推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概念,誇大宣傳,借機牟利。如何在琳琅滿目的地板產品之下真正辨別木地板的環保性,識別商家是否誇大宣傳?馬春華揭秘,隻要鎖定決定木地板環保的兩個關鍵材料:膠水和油漆,就能做出判斷。
1.從膠水識別地板甲醛含量是否超標。由一片片縱橫交錯疊壓而成的多層地板,生產過程中含有大量的膠水。不同企業製造過程中使用的膠水質量不同,直接導致了該品牌多層地板環保性能的好壞。消費者可以通過新鋸斷的地板樣板或是浸泡在開水中的小樣板判斷是否有刺鼻的味道或是刺眼的感覺,如果有說明甲醛含量超標。
2.油漆存在致癌危險。地板油漆的使用也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風險,劣質的油漆裏含有大量的二甲苯,是導致細胞癌變的關鍵因素。消費者可以通過聞地板是否存在刺激性的味道與查看品牌地板使用材質環保等級是否達到國家安全標準來判斷二甲苯是否超標。
陷阱三:安裝馬虎、偷工減料
地板行業講究“三分產品,七分安裝。”安裝是否合格,直接關係到後續的使用體驗,十分重要。有一些不負責的商家,為了節省安裝成本,沒有專業的安裝團隊服務,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後續的麻煩,比如地板開裂、起拱等。針對這種情況,馬春華建議消費者一定要詳細了解安裝的工藝流程,做好一定的知識儲備,監督、驗收商家的服務。
比如,木材具有幹縮濕脹的特性,在鋪裝地板時需要提前在牆角與板塊之間留出足夠的伸縮縫隙,拚接縫留多少,應該根據鋪裝時房屋的麵積、環境的溫度與地板的條件視情況而定,能很好地檢驗安裝服務的專業性。需注意的是,安裝地暖實木地板時需要注意預留相對大一些的縫隙(20mm-25mm),確保牆麵留有足夠的伸縮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