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方式(高手與初學者不同的遊泳呼吸方式)
曾經有很多人向我提出了同一個問題:換氣的時候,我是先吐氣再吸氣嗎?
從提出這個問題看來,我們很多的愛好者並沒有真正了解遊泳運動中呼吸的方法。
在教練授課中,對於呼吸可能也是一帶而過,沒有詳細講解。
那麽今天我們就好好全麵的了解一下遊泳的呼吸。
呼吸的方法我們平時的呼吸動作是用鼻子吸進呼出
而水中呼吸方法有所不同,大致分為兩種:
❶ 嘴吸鼻呼 ❷ 嘴吸嘴呼
在遊泳運動中,鼻子失去了吸氣的功能權,因為鼻子吸氣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嗆水的發生
在授課中我常常都會提到「把鼻子放在岸上」的理論
那我們就暫時拋棄鼻子,談談如何用嘴吸氣。
嘴吸方法①一個完整的呼吸動作是由吸氣→閉氣→吐氣組成的。
水上進行吸氣,水下進行閉氣與吐氣。
②在水下完成吐氣有利於出水換氣時更快速的進行吸氣動作。
如果換氣時先吐氣再吸氣,換氣動作在時間上就會延長,導致整個配合動作節奏混亂。
③有些人會擔心水下吐氣後沒有及時換氣會導致嗆水。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重點在對吐氣時機要有所掌控。
在閉氣的過程中也可以與吐氣同時進行,吐一部分然後繼續閉氣以此循環。
④如何掌控好何時換氣的關鍵在與吸入空氣的多少。
頭部在水下遊進過程中保持有氣的狀態,在氣量儲備不足並且配合節奏上允許換氣的時候再提前把氣吐完,出水換氣銜接下一個完整的呼吸動作
嘴吸方法詳解嘴吸方法更細致的運用又可以分為兩種:
❶ 口吸 ❷ 肺吸
兩種方法的區別在於吸氣時用力部位的不同。
口吸是很多初學者會使用的方法,通過口腔用力吸氣吐氣。
類似於吸食麵條時嘴部用力的動作。
口吸的優點是能夠快速的進行吸氣和吐氣動作,適用於初學者學習蛙泳這種呼吸周期短的泳姿。
缺點是吸入氣量少,多儲存與口腔內,難以完成較長時間的閉氣,對於呼吸周期相對較長的自由泳有所不利,對於要減少換氣次數,最大限度閉氣的競技比賽中,更是有些無用武之地。
肺吸是很多業餘高手和運動員熟練掌握的呼吸方式,胸肺部用力,通過口腔吸入大量空氣儲存與肺部與氣管中,動作類似於歎氣時或吹氣球時胸肺用力吸足氣的呼吸狀態。
肺吸的運用可以聚集氣量於肺部,在肺部的氣體更利於長時間靜止的閉氣狀態。
而通過攝取氣量的多少肺呼吸又可以分為深吸與淺吸。
①淺吸適用於換氣周期較短的蛙泳或對閉氣時間沒有要求的訓練項目,攝入相對少的氣量便足夠同於下一次換氣前在水中的閉氣於吐氣。
②深吸則根據肺活量能力的提高,每次換氣獲取最多的氣量儲存。
適用於除蛙泳以外泳姿在速度競技上的需求,最大限度延長換氣周期。
一方麵保持動作的連貫性。
另一方麵頻繁換氣會加重心髒負擔。
對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在一分鍾內完成10次緩慢深呼吸後的心率與在一分鍾內完成30次快速淺呼吸後的心率做比對,呼吸頻率的增加會導致身體疲勞與心律加快。
近年來另外一種腹式呼吸法也出現在遊泳呼吸技巧中,介於這種呼吸方法對於初學者有一定難度,在此就不詳細說明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