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歌利亞故事意義是什麽?了解大衛與歌利亞之戰
大衛歌利亞故事意義是什麽?了解大衛與歌利亞之戰
優質回答:
說起大衛與歌利亞之戰,僅僅隻看名字估計會以為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然而事實上是一個叫大衛的人和一個叫歌利亞的人之間的對戰。兩個人之間的爭鬥能流傳後世,主要是因為這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其中的哲理引人深思。大衛和歌利亞站在對立的兩麵,卻能讓後世將兩者放在一塊進行評論,可見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多麽大,最終的結果卻是讓人大跌眼鏡,小個子,瘦弱的大衛戰勝了高兩米的巨人歌利亞,還有一個方麵的原因就是大衛是後來猶太人的王,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大衛是個勇敢的少年,徒手對戰凶猛的獅子和體積龐大的熊,雖然就隻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心。歌利亞是一個強大的巨人,龐大的體積讓人望而生畏,在戰場是勇猛的武士。
大衛隻是一個平凡的放羊人,他有七個強壯的哥哥,在他很小的時候,經常跟著放羊的哥哥漫山遍野的跑,鍛就了大衛強健的體魄,勇敢的心和堅強的意誌。
後來,大衛長大以後也照看一部分羊群,當森林中的獅子出現叼走羊羔,大衛憑著勇敢的心和將羊羔救下來的決心,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獅子,又用同樣的方法打死了一頭熊。在與獅子和熊戰鬥的過程中,大衛發明了投石器,精準高效的戰勝比自己強大的對手。
不久之後,菲利亞人發動戰爭,越過山嶺將以色列的人民趕出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掃羅王召集軍隊迎戰。大衛的哥哥們都上了戰場,而大衛由於年紀尚小,留在家裏接著照看羊群。

戰場上長時間沒有信息傳回,大衛的父親擔心兒子,就讓大衛帶著食物去看哥哥,大衛來到戰場,沒有看到廝殺的場麵,隻有掃羅王的軍隊麵臨對方的巨人歌利亞畏縮不前。巨人歌利亞站在山頂上不斷的炫耀著自己的成功,將以色列軍隊嚇得不敢出來應戰,並言語挑釁以色列人。
大衛看到這些,好奇為什麽我們沒有人出來對戰,並覺得巨人歌利亞並不是看上去的可怕,大衛的豪言壯語傳到掃羅王的耳中,掃羅王好奇是哪個士兵有如此勇氣,就召見了大衛,看到大衛的一瞬間,掃羅王隻覺得可笑,隻因為大衛看起來太過瘦小,卻敢說出挑戰巨人歌利亞的話。
可是大衛卻說自己有能力和信心戰勝對方,掃羅王沒辦法,就隻能死馬當活馬醫,讓大衛上場。為了保證大衛的安全,掃羅王將自己常年佩戴的長劍、盔甲和盾牌都賜予大衛,可是大衛拒絕了,隻帶了自己放羊時候的棍子和發明的投石器。
大衛挺直腰杆勇敢的上了戰場,戰場上的菲利亞士兵看到瘦弱的大衛,嘲笑聲不斷,隻覺得以色列沒人了,才讓這麽小的孩子對戰巨人歌利亞,大衛對這些置若罔聞,堅定的走上前去。

歌利亞衝向大衛,大衛也輕盈的衝向歌利亞,並從自己的口袋中摸出之前放進去的石子,將石子放在投石器上,瞄準歌利亞的前額上頭盔的連接處發射,“嗖”的一聲打中巨人歌利亞的前額。他的身子晃了晃,就倒地不起。看到這一幕,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瘦小的大衛打敗了巨人歌利亞。
以色列軍隊看到後,乘勝追擊,衝下上坡追擊還沒反應過來的菲利亞人,菲利亞人四處逃散,營帳中的財富均成為了以色列人的戰利品。
戰爭結束後,掃羅王找到大衛,並認下大衛就是自己的兒子也將繼承自己的王位。大衛留在了掃羅王的營帳,掌控軍隊的領導權,經此一役,軍隊中再也不敢小看大衛,大衛最終也取代掃羅王成為下一任的王。
大衛隻是一個放羊的少年,可是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成為以色列的王。為什麽場上那麽多的士兵不敢直麵迎戰巨人,隻有大衛敢?又為什麽大衛隻用一個小石子就打敗了巨人?這就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大衛成功的秘訣。

2、曆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不勝枚舉,接著大衛與歌利亞之戰,我們可以得出大衛之所以戰勝巨人歌利亞,是靠著必勝的決心、堅強的勇氣和卓越的智慧,具體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堅強的勇氣,不管對手多麽強大,迎難而上。人生中我們總會遇見大大小小的挫折,生活總要繼續,不能因為挫折就停滯不前,所以不管多大的挫折,我們都要迎難而上。
巨人歌利亞站在軍隊之前,就已經給以色列軍隊震懾,看著對方龐大的體積,就不敢上前應戰,可是大衛看到高他數十倍的歌利亞就敢上前戰鬥。
之前大衛為了保護叼走的小羊羔,赤手空拳與凶猛的獅子、力大無窮的熊搏鬥,最終戰勝它們,靠的就是堅定地信念和堅強的勇氣。人活在世上,總有自己想要保護的東西或者人,不管是勇敢的人,還是平時看起來懦弱的人,為了守護自己重要的東西或者人們都會爆發巨大的勇氣。

第二、堅定地信念,大衛走上戰場,對戰巨人歌利亞,是想保護身後的以色列人和以色列信仰的神,抱著這種堅定地信念,最終戰勝對手。當今社會,需要的就是腳踏實地認真工作的人,這樣的人內心都有著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
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將會一事無成。戰場上如果沒有戰勝對手的決心,輕則戰場上成為逃兵,重則影響軍心,軍心不穩,也會失了先機;商場上都是奔著可觀的利益出發,如果今天從事這方麵,明天從事別的方麵,沒有固定的目標,這樣的公司最終都會走向破產的道路;運動場上每個運動員都是經過程程選拔,辛苦的訓練才能站在賽場上,既然站在賽場上,就是抱著獎杯去的......
大衛和歌利亞之戰,以弱勝強,一場在菲利亞人看來必勝的戰爭,最終卻以慘淡收場,不能說菲利亞人沒有堅定地信念,隻能說比起家園麵臨失去的危險,大衛爆發出的信念勝過菲利亞人發動戰爭,開疆拓土的信念。兩方對陣軍前,有時候拚的不是兵力,是毅力,即堅定地信念。

3,無雙的智慧,智慧在戰場上有時候比得上十萬大軍,所以戰場上軍師的重要性相當於三個將軍。一個合格的將領,不僅要有身先士卒的勇猛,還要有排兵布陣的智慧。
一個將領要是有勇無謀,就隻是莽夫,這樣的人就隻能是將軍,不會成為元帥;而一個將領有勇有謀,這樣的人在戰場是可怕的,有時候會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挽回戰場的局麵,這樣的人,他的路會很長,既可上陣殺敵,又可坐鎮後方,排兵布陣。不管是在戰場上,還是其他方麵,永遠都要有冷靜的頭腦,懂得思考,利用自身的優勢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勇氣和信念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主要的原因是卓越的智慧。巨人歌利亞看著高大,可是舉止笨拙,隻懂得運用蠻力,而別看大衛瘦小的身子,也是這種身子才能戰勝歌利亞,大衛靠著輕盈的身子,比歌利亞更快地接近對手,所以大衛才會拒絕掃羅王的盔甲,長劍和盾牌。
同時,大衛懂得找準時機,雖然歌利亞全身被盔甲包裹,但是盔甲連接處由於長時間的穿盔甲,所以比較薄弱,歌利亞趁著歌利亞跑向自己的時間,用投石器將石頭瞄準歌利亞的額頭,將歌利亞重創在地。

大衛靠著堅定地信念走上戰場,無畏的勇氣麵臨比他高十多倍的巨人,最終用自己的智慧戰勝巨人,所以這場以弱勝強之戰,是一場集勇氣、信念和智慧的戰爭,缺一不可。大衛也用自己的智慧將以色列帶上頂峰,成為一代君王。
戰爭不可避免,但是邪不勝正。菲利亞主動發動戰爭,占領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還驅逐以色列的人民,這本就是一場不義之戰,掃羅王帶領軍隊保護自己的家園,保護自己的子民,是一場保衛之戰,自古邪不勝正,所以最終取得勝利。
大衛的出現扭轉了原本的戰事局麵,將菲利亞軍隊打得落荒而逃,搶回原本被占領的家園。在大衛走下戰場時,每個人都不看好他,都認為大衛對戰巨人,不亞於螞蟻撼動大象,大衛抱著堅定地信念,走向巨人歌利亞。

這段路,他承受了太多人的謾罵和諷刺,看似簡短的一段路,在一般人走來,耳邊是別人的不信任、諷刺,這會對自身的心裏造成壓力,如果承受不住,也不會走向終點,可是大衛一個瘦弱年輕的少年辦到了。
最終他成功地站在了巨人的麵前,麵對巨人的挑釁,置若罔聞,他用自己的行動向對手證明以色列人並不是懦夫,向掃羅王及士兵證明巨人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曆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爭很多,其中成功的關鍵是將領的智慧和軍民團結一心的信念,所以,麵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不要畏縮不前,勇敢的麵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過程中堅定地信念會支持自己走下去,而卓越的智慧會讓你走向成功。不管做什麽事,這三個因素不能少,否則都不會有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