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陽的中國神話故事(“誇父”逐日,開啟中國太陽觀測新時代)

向秋

關於太陽的中國神話故事(“誇父”逐日,開啟中國太陽觀測新時代)

10月9日7時43分,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研製的新一顆空間科學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誇父一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丁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誇父一號”衛星順利進入太空“逐日”的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相關報道見A5版)

“圓光含萬象”,人類自古以來就對太陽充滿好奇,通過各種方式對其進行觀測和研究。在“嫦娥一號”先行“奔月”即將迎來15周年之際,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誇父一號”發射成功,正式開始“逐日”征程,開啟了中國綜合性太陽觀測的新時代。

中國探日工程“三步走”持續發力。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研究並認識太陽。中國的太陽探測計劃起步雖晚,卻充滿創新性和創造性,充分彰顯了中國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的誌氣和自主創新、敢為人先的勇氣。圍繞太陽探測熱點,科學家們瞄準我國航天發展急需的創新技術驗證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需求,製定了我國的空間科學研究發展路線圖,為太陽探測貢獻了中國方案。2021年10月14日,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正式步入空間“探日時代”。“誇父一號”是專門為太陽觀測而提出、完全以科學目標為牽引的空間科學衛星,將實現中國太陽衛星探測跨越式突破。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的“三步走”類似,對於太陽探測計劃的後續發展,科學家們也設計了分步實施的“三步走”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

“誇父一號”寫滿創新和突破。“誇父一號”衛星的科學目標可概括為“一磁兩暴”:“一磁”就是太陽磁場,“兩暴”就是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太陽物理學家就是要研究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關聯,為影響人類航天、通訊、導航等高科技活動的空間災害性天氣預報提供支持。“一磁兩暴”創新三個國際首次:一是國際上首次以“一磁兩暴”作為衛星的科學目標並且配置相應的載荷組合;二是國際上首次在一顆近地衛星平台上,對全日麵矢量磁場、太陽耀斑非熱輻射成像、日冕物質拋射的日麵形成和近日麵傳播同時進行觀測;三是國際上首次在萊曼阿爾法譜線波段實現全日麵和近日冕無縫同時成像觀測。這些技術創新和突破,都凝結著無數中國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昭示著他們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空間站叫“天宮”,核心艙叫“天和”,貨運飛船叫“天舟”,載人飛船叫“神舟”,實驗艙叫“問天”“夢天”,每個名字都是從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來,盡顯獨特的中國式浪漫。“誇父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意味著與“嫦娥奔月”齊名的“誇父逐日”神話故事,在神州天地間成為現實。中國航天浪漫的背後,是一代代航天人的自力更生和接續奮鬥,是科研人員勇於攀登、敢於超越、搶占科技製高點的生動實踐,更是我國堅持自主創新、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發揮社會主義製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勢的磅礴偉力。

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星際探測有著更深更遠的夢想。“誇父”已經出發,勇敢追逐太陽,在航天事業發展的征程上勇於攀登科技高峰,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我們必將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蜘蛛池搭建飞机@seochaore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