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並傳聞再起、尾盤急拉漲停 中金公司、銀河證券雙雙否認!
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在行業並購重組風起雲湧之際,一則和合並重組的傳聞,再次攪動市場心緒,但澄清公告也很快到來。
2月26日下午,臨近A股尾盤時分,中金公司和中國銀河雙雙漲停。港股方麵,兩家券商也是突然飆升,截至收盤,中金公司漲超19%,中國銀河則收漲17.11%。
同日晚間,中金公司率先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與控股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確認,控股股東不存在籌劃上述傳聞所稱事項或其他涉及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隨後,中國銀河也發布澄清公告,未得到任何來自政府部門、監管機構或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有關上述傳聞的書麵或口頭的信息。
雙雙否認合並傳聞
2月26日,關於中金公司和中國銀河合並的傳聞又起,市場情緒再次波動,中金公司和中國銀河A股雙雙漲停,港股也突然飆升,最後分別報收19.09%和17.11%。
同日晚間20時許,中金公司發布公告稱,近日關注到有市場傳聞稱公司將與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並。為避免相關傳聞對社會各界和投資者造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
據中金公司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得到任何來自政府部門、監管機構或公司股東有關上述傳聞的書麵或口頭的信息。經公司與控股股東中央匯金確認,控股股東不存在籌劃上述傳聞所稱事項或其他涉及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公司亦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中國銀河也隨後發布了澄清公告。據中國銀河,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該公司未得到任何來自政府部門、監管機構或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有關上述傳聞的書麵或口頭的信息。經公司與控股股東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及實際控製人中央匯金確認,控股股東及實際控製人不存在籌劃上述傳聞所稱事項或其他涉及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公司亦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實際上,關於中國銀河和中金公司合並的傳聞已有一年多,並多次引發股價異動,但兩家公司均多次否認該傳聞。
根據交易所互動平台信息,早在2023年11月時,中國銀河就對於中金公司合並的傳聞予以了否認。中國銀河上一次對此回應則是2024年11月12日。彼時,中國銀河稱,截至目前,公司未得到任何來自實際控製人有關上述事項的書麵或口頭的信息,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券業並購重組正如火如荼
雖然中國銀河和中金公司都對合並事項予以了否認,但不得不指出,當前行業已迎來新一波並購重組大潮。
目前,備受關注的與海通證券兩大上海券商的合並重組,以137天的“閃電速度”完成全部行政審批程序,海通證券即將正式退市,成為曆史符號;則已入主國都證券,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目前已派駐高管為後續業務整合做鋪墊;國聯證券A股簡稱已正式變更為“”,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而值得關注的是,2月26日下午,在中金公司和中國銀河的帶動下,多家券商都大幅拉升。截至收盤,漲幅居於中金公司、中國銀河之後,為8.24%;漲幅為5.69%;為4.17%;為3.65%;為3.36%。上述漲幅居前的券商均屬於並購重組概念股。
其中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有關變更主要股東及實際控製人的申請已獲得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國盛金控吸收合並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已獲得證監會批準,國盛證券將借此實現曲線上市;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的同業競爭解決方案則一直備受市場關注;隨著中國信達、東方資產的部分股份擬被劃轉至中央匯金,信達證券和東興證券的實控人也將同時變更為中央匯金,這兩家券商會否合並也引起了市場猜想。
匯金係券商股權整合空間打開
中國銀河和中金公司的合並傳聞為何近期一再引起關注,也正跟中央匯金旗下券商陡然擴充有關。
目前,中央匯金直接持有中金公司40.11%股權,通過中國銀河金控間接持有中國銀河47.43%的股權。與此同時,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金融)66.7%股權也擬劃轉至中央匯金,而中證金融持有中國銀河0.77%股權,以此計算,中央匯金將合計持有中國銀河48.20%股權。
近期,多位非銀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隨著三大AMC部分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打開券商整合想象空間。
非銀分析師田良團隊指出,在國家持續鼓勵通過並購重組提升行業資源配置、加速構建國際一流投行的背景下,匯金係券商多牌照效率整合方案值得觀察。
非銀分析師孫婷團隊指出,從後續並購的可能性來看,同一實控人背景的券商合並阻力較小,市場相關預期較高,尤其匯金係以及地方國資委內部的金融資源整合有望進一步推動。
西部證券非銀分析師孫寅團隊提到,在監管推動證券行業供給側改革、支持頭部券商做大做強的背景下,匯金旗下券商股權存在進一步整合可能,相似股東背景/注冊地的整合或更易推進,建議繼續關注券商並購重組主線。
從基本麵來看,以2024年三季報數據為準,中國銀河的淨資產、淨利潤指標、ROE(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都要優於中金公司。
數據顯示,中國銀河總資產為7479.18億元,淨資產1319.25億元。前三季度,中國銀河實現營收270.86億元,同比增長6.29%;歸母淨利潤69.64億元,同比增長5.46%。
中金公司總資產為6553.80億元,淨資產824.52億元。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實現營收134.49億元,同比減少23%;歸母淨利潤28.58億元,同比減少37.97%。
如果以總資產和歸母淨資產數據來作對比,中國銀河+中金公司的體量雖然不敵中信證券,亦不敵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但和這兩者的差距將大大縮小。且如果和另一頭部券商作對比,中國銀河和中金公司這兩個指標的加和數據更勝一籌。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銀河和中金財富合並預期較高,也在於彼此間的業務具有一定互補性。中金公司向來以投行業務見長,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而中國銀河的投行業務相對薄弱。相對來說,中國銀河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麵曆史優勢明顯,成績顯著,而中金公司依托中金財富,財富管理業務在高淨值客戶方麵拓展較深。
不過,兩家券商近年均動作頻頻,在持續鞏固優勢業務同時,不斷加強綜合實力。銀河證券通過銀河海外加大對東南亞市場布局,優化組織架構、補充專業人員等方式提升投行實力,
2024年前三季度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實現逆勢增長。
中金公司方麵,根據2024年半年報,該公司持續加大普惠性金融產品推動力度,“公募50”保有量突破百億,持續提高“股票50”“ETF50”“股票T0”等創新個人交易服務的滲透率,創新個人交易服務累計覆蓋客戶超30萬人次,簽約客戶資產超3000億元。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