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楊雅芳 
編 | 鹿鳴 近日,科大訊飛AI翻譯被指造假。 2018年9月20日,網名為Bell Wang的同聲傳譯員在知乎發文稱,科大訊飛在2018年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中,利用人工翻譯內容冒充AI機器翻譯。 21日,科大訊飛回應稱,從未講過AI同傳的概念,會議上使用的“訊飛聽見”現場同傳翻譯,翻譯部分是由人類同傳人員現場完成的。24日深夜,Bell Wang更新文章稱,科大訊飛消費者BG副總裁、聽見科技總經理王瑋與他進行了電話溝通,他表示認可“訊飛沒有主動造假的行為”。25日,科大訊飛官方微信發布一篇題為《真金不怕火煉,科大訊飛沒有造假》的文章,再次聲明沒有造假。 事實上,目前的多項研究和實踐結果均顯示,在翻譯領域,特別是同聲傳譯領域,機器的“功力”與人工還有較大的差異。在此前韓國舉行的一次同聲傳譯“人機對戰”中,人工翻譯可以翻對80%左右的內容,而機器的正確率僅有1/3。 AI同傳“造假”始末 據Bell Wang發布的文章稱,作為2018年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的官方同聲傳譯人員,他在會議期間發現屏幕上提供的翻譯內容並非機器完成,而是識別口譯員翻譯後的語句,轉錄為文字在屏幕上顯示。屏幕上同時還顯示了“訊飛聽見”的logo,Bell Wang認為,從觀眾的角度看,必然會產生誤解,以為翻譯內容是訊飛的人工智能提供的。 隨後,Bell Wang得知本次會議在一家名為知領直播的平台直播,直播間內使用機器朗讀的翻譯內容,是訊飛識別人工翻譯後轉化而成的文本。知領在關於此次會議直播的官方介紹中稱,引入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實現國際高端會議的中英文頻道切換、智能翻譯和自動語音播報。 Bell Wang表示,事前並未收到科大訊飛和知領直播的告知,他們在沒有征得譯員同意的情況下,就冒名使用了譯員的翻譯成果。 Bell Wang的文章一經發布,迅速被轉發到各種社交平台,眾多網友義憤填膺。有人在微博爆料,自稱是同聲傳譯譯員,曾接到訊飛會議的翻譯訂單,甲方給出的條件是,不能說出是真人在翻譯。 一位知乎網友稱,曾在2018年5月負責過一場同傳項目,她所在的公司負責提供譯員和設備,客戶同時使用了訊飛聽見在大屏幕上實時投放文字。這位網友發現,在英翻中過程中,訊飛連接同傳接收器,識別譯員聲音,轉成文字顯示。當時訊飛的宣傳是人機耦合,但有很多人認為是訊飛翻譯的。 9月21日,科大訊飛回應稱,目前公司提供兩種翻譯方案:一是沒有任何人工參與的全自動翻譯;二是人機耦合,由翻譯人員提供翻譯結果,訊飛提供語音轉寫。當方案為第一種時,文字展示區logo顯示為“訊飛聽見——AI離線翻譯係統”,第二種的logo顯示為“訊飛聽見”。9月20日當天,訊飛提供的是第二種方案,logo顯示為“訊飛聽見”,是不存在問題的。 此外,訊飛方麵表示,在此次會議開始前,就對翻譯服務方麵的分工進行了說明,可能是這位譯員沒有聽到,產生了誤解。 24日,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副總裁、聽見科技總經理王瑋女士與Bell Wang進行了語音溝通。當晚,Bell Wang更新文章,表示溝通後認可“訊飛沒有主動造假的行為”。他同時認為,訊飛在營銷和公關方麵存在很大問題,客觀上放任了過度宣傳,導致各方誤會。 25日,科大訊飛官方微信發布一篇題為《真金不怕火煉,科大訊飛沒有造假》的文章,再次聲明訊飛沒有造假。對於在直播中將同傳人員翻譯後的文字進行語音合成播出,是主辦方提出的會務要求,科大訊飛僅為此提供技術支持,與直播過程無關。 AI代替人工同傳為時尚早 根據訊飛聽見的官網介紹,其智能會議服務所提供的套餐包括現場文字實時上屏、會議現場字幕疊加、多語種實時翻譯等會場服務。AI財經社致電客服谘詢,客服表示訊飛聽見提供的是轉寫服務,而非翻譯服務,是根據現場翻譯的內容轉成文字,配合會議進行顯示。 2018年9月21日,科大訊飛董秘江濤回應,科大訊飛從沒講過AI同傳的概念,始終強調是人機耦合模式。人工智能目前是無法替代同傳的,隻能幫助同傳提升效率。 早在一年多前,科大訊飛發布曉譯翻譯機,這是全球首款實時中英互譯機器。產品發布後,很多宣傳文章都號稱這款產品是同聲傳譯的終結者。科大訊飛當時就作出回應,拒絕神化機器翻譯。雖然目前機器翻譯已經取得非常大的進步,但還無法勝任會議同傳等高水平的翻譯任務。 近年來,除科大訊飛外,騰訊、搜狗等巨頭也紛紛布局AI翻譯,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I翻譯代替人工還為時尚早。 2018年4月9日,博鼇亞洲論壇在海南開幕,騰訊啟用獨家研發的AI同傳,由“騰訊翻譯君”和“微信智聆”聯合組隊技術合作方,為大會提供獨家AI同聲傳譯服務。不在現場的人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查看騰訊AI同傳的翻譯結果。 當天不斷有人截圖分享小程序中翻譯出錯的情況,卡殼、不知所雲、簡單的詞組翻譯為亂碼、一帶一路譯成“一條公路和一條腰帶”等問題層出不窮,傳說中能夠搶了同傳飯碗的人工智能“掉鏈子”了。馬化騰隨後發布朋友圈表示:“新嚐試,多包涵。”在幾個月前的年度員工大會上,馬化騰剛為騰訊AI翻譯站過台,親自宣傳“騰訊翻譯君”和“微信智聆”。 2018年5月,搜狗發布一款錄音翻譯筆,提供錄音轉文字、對話翻譯和同聲傳譯等功能,支持英語、日語、漢語等17種語言與中文實時互譯。同聲傳譯僅支持中英互譯,有測評機構在測試後表示,受製於機器性能,搜狗錄音翻譯筆的翻譯效果和人工同傳還有很大差距。 就在科大訊飛被傳造假一事發生前,訊飛聽見和騰訊同傳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開幕式上展開了一場較量。據與會者稱,在以中文為主的語音轉文字過程中,兩家公司的產品都表現不錯。但到了國際嘉賓演講環節,兩家的產品都出了不同的問題。 《第一財經》報道稱,從英文流利程度來看,騰訊同傳更勝一籌,而科大訊飛在嘉賓進行語種切換時,往往需要更長時間反應。到了日本嘉賓發言時,或許是因為發音原因,騰訊同傳直接罷工,科大訊飛則依靠現場同傳翻譯的中文,轉為文字顯示,繼續工作。 2017年2月21日,韓國首爾世宗大學舉行了一場人類對抗AI翻譯比賽。參賽選手包括從業經驗在5~20年的4位專業翻譯員、穀歌翻譯、韓國NAVER翻譯程序Papago、自動翻譯國際企業SYSTRAN。最終結果顯示,在滿分為60分的比賽中,AI翻譯平均得分為20分,而人類譯員平均得分49分,遠超人工智能。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